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,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,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。一天,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,羞愧难当,一头钻到灶锅底下被烧死了。
玉帝知道后,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,还没坏到底,既然死在了锅底,就把他封为灶王,并且命他在每年腊月二十三、二十四上天汇报,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。
老百姓觉得对灶王一定要敬重,因为他要上天汇报。于是,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、二十四的祭灶“小年”,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。
古时,过小年有“官三民四船五”的传统,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,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,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;在北宋时,小年不叫小年,叫“交年节”,意为立春前后,年节之交。
农历腊月二十三,是北方的小年,而南方则是二十四为小年,因为地域风土人情各异,时间上有所差异,但无论是哪一天,都是春节大幕的开端,寄托着中华儿女辞旧迎新,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景!
小年这一天,还有吃灶糖的习俗。灶糖起初为祭灶、辞灶时的供品,主要原料是麦芽糖。因为其味甜,灶王爷吃糖后嘴甜,就会多说好话。
《小年》
宋 文天祥
燕朔逢穷腊,江南拜小年。
岁时生处乐,身世死为缘。
鸦噪千山雪,鸿飞万里天。
出门意寥廓,四顾但茫然。
《祭灶诗》
宋 吕蒙天
一碗清汤诗一篇,
灶君今日上青天。
玉皇若问人间事,
乱世文章不值钱。
《祭灶诗词之二》
宋 苏轼
北船不到米如珠,
醉饱萧条半月无。
明日东家当祭灶,
只鸡斗酒定膰吾。
《祭灶词》
宋 范成大
古传腊月二十四,
灶君朝天欲言事。
云车风马小留连,
家有杯盘丰典祀。
猪头烂热双鱼鲜,
豆沙甘松粉饵团。
男儿酌献女儿避,
酹酒烧钱灶君喜。
婢子斗争君莫闻,
猫犬角秽君莫嗔;
送君醉饱登天门,
杓长杓短勿复云,
乞取利市归来分。
图片及素材来源网络,版权归属原作者,侵删